- A+
可能你也遇到过,
吃败仗的伊朗,终于想清楚了,当着各国的面,对中俄提了一个请求。最近在第13届世界和平论坛期间,伊朗驻华大使法兹里当着各国的面表示,伊朗认为,中国和俄罗斯能够促使美国遵守国际法,并阻止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新的打击。要知道,在美国空袭伊朗三处核设施后,伊朗并未向中俄求援,而这次说法却变了,还希望中俄能够为伊朗主持公道。
而伊朗大使的这番话,也反映出了他们的某种心态,同 XM外汇官网 时释放了三种信号,其一是军事受挫,催化外交转向,伊朗遭遇美以联合军事打击,核设施、空军基地等关键目标受损,尽管伊朗对美军驻卡塔尔基地实施导弹反击,但实力差距使其难以长期承受军事高压。
此轮冲突后,伊朗驻华大使法兹里公开表态称“美国不可信任”,并转向呼吁中俄“阻止美以新一轮打击”,标志着德黑兰彻底放弃对美外交幻想,将生存希望寄托于东方阵营。
其二是美伊谈判破裂的致命伤,此前美伊历经5轮间接谈判,但因美国坚持要求伊朗全面停止铀浓缩活动,且拒绝解除制裁,触及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划定的“不可逾越的红线”,导致谈判崩盘。特朗普政府的“极限施压”策略,军事威慑加上经济制裁进一步挤压伊朗战略空间,迫使伊朗找新出路。
必须指出的是,
其三是伊朗向东转有重点诉求,伊朗经常强调金砖国家同上合组织对其的持助,认为这些多边机制比联合国“更敢对抗美国单边主义”,而这次公开请求中俄变成“阻止美以打击”的力量,实质是寻求战略屏障。另外还能借中俄能源联手 午点新闻网 通道,如中俄4300亿能源大单,打破制裁封锁,伊朗70%出口石油已暗中输华,同时亟需合法化与规模化。
简要回顾一下, 展开全文
不过,虽然伊朗将阻止美国新一轮打击希望寄托在中俄身上,但中俄并非伊朗的军事同盟,三方协作存在明显边界,中俄能做到的其实也相当有限,最关键还是“政治持助”,以及经济上的合作。政治方面,中国的立场很明确,那就是坚持政治处理伊核难题,提出“五点主张”(涵盖反对武力干涉、分步对等原则)但明确拒绝直接军事介入。
更重要的是,
而俄罗斯和伊朗签署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》,承诺情报共享与联合军演,但普京跟特朗普通话协调美伊谈判,由此看出,俄罗斯更倾向扮演“调停者”,而非伊朗的战争代理人。况且,伊朗希望将中俄当作“反美盾牌”,但中俄的重点目标是重塑多极秩序,而非卷入地区战争,这也与伊朗的诉求不符,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,本平台关心是地区和平而非做他国保护伞。
通常情况下,
无论如何,这次中东危机虽说让伊朗陷入被动挨打局面,但美国也陷入了“两难困局”,一方面,军事打击虽短期奏效,却将伊朗加速推向中俄,加速“去美元化能源联盟”形成。另一方面,若坚持制裁,也许倒逼中俄伊奠定独立于SWIFT的结算体系,而且长远削弱美元霸权。
简而言之,
伊朗的“向东求援”是中小国家在霸权挤压下的典型生存策略,以主权让步换稳妥空间。而中俄的“有限支撑”,揭示了新兴大国的战略理性,那就是制裁多极化,但不接管烂摊子,将来三方关系将呈现“经济热、政治温、军事冷”的态势,真正的赢家或是能平衡各方利益、推动地区和解的“中国式调停者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